|
|
前段时间,美特斯·邦威旗下品牌me&city;在上海淮海路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的旗舰店关闭。一时间,服装业内对于服装品牌曾经热衷的大店模式的探讨甚喧尘上。
大店风潮
大店是迎合消费者心理变化的一种形式,人们对服装消费已经不是更多体现在物质需求上,而是在精神上,满足这些精神需求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空间和气派。
国际品牌zara、h&m;、uniqlo(优衣库)等在中国开大店并不是什么新鲜事。其实早在数年前,国内服装品牌就已经渐开大店之风。
2005年,国内休闲服巨头美特斯·邦威早已涉水“大店”,在浙江杭州开出了首家5000平方米的大店,其店面宽敞、气势宏大不说,主要是店内产品丰富,有效地提升了品牌形象,一时为业内人士津津乐道。2007年年底,该品牌在其大本营上海的南京西路又开出了10000平方米左右的更大规模的店铺,开店面积蒸蒸日上。
而在2008年,美邦上市的时候,公司称其上市募集资金用于建设的68家店铺全部是旗舰店和形象店,其中31家为直营旗舰店和直营形象店,37家为加盟旗舰店和战略性加盟形象店。可见,美邦对于大店模式的喜爱程度。
有业内专家表示,大店不仅能提升品牌整体形象,而且可以促进市场拓展,吸引更多的加盟商。另外,大店对当地市场和竞争对手有一种威慑的力量,在推动企业在当地市场的销售上,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。
显然,看到大店这些优势的品牌企业,并不仅仅限于美邦。
2007年,男装品牌七匹狼在资本市场募集了8亿元资金用于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西安等地,计划发展20家面积在800平方米以上的“七匹狼男士生活馆”。七匹狼渠道中心总监赵乃超表示,七匹狼“男士生活馆”2006年的整体形势很不错,上千平方米的大店很有可能是七匹狼未来的方向。
七匹狼董事长周少雄表示,生活馆主要会集中在大城市,一方面是形象的表现,一方面是模式的探索。生活馆需要有人口的密度、消费者消费能力的支撑。在他看来,大店是迎合消费者心理变化的一种形式,人们对服装消费已经不是更多体现在物质需求上,而是在精神上,满足这些精神需求就必须要有一定的空间和气派。
中国服装协会产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陈国强也向记者表示,品牌开大店,并不是简单地体现产品,更重要的是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生活方式的营造,让消费者体验。
另一著名男装品牌报喜鸟对大店也难掩喜爱。2010年,报喜鸟集团董事长吴志泽曾向媒体表示,报喜鸟的策略是“抢直营、推系列、开大店”,特别是在大店上面的推广力度会较大,公司将重视大店、旗舰店的发展。
报喜鸟2011年年报显示,该公司2011年实现营业收入20.28亿元,同比增长61.23%;利润总额4.33亿元,同比增长47.46%;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3.68亿元,同比增长51.66%。对此,华创证券公司分析表示,该公司收入和业绩超预期,其原因之一就在其渠道扩张,公司渠道扩张增速在20%左右,提价在10%左右,且由于公司开大店,面积增长较多,目前公司大店为133家。
2009年,知名设计师品牌卡宾(cabbeen)在福建泉州开出了630平方米旗舰店,共分上下两层,是一个集选购服饰、交流搭配文化及休闲、朋友聚会功能于一体的“cabbeen会所”。
2011年5月23日,国内运动品牌安踏旗舰店北京首体店开业,这是除总部形象店外全国首家也是最大的直营旗舰店,总占地面积达1083平米,属于安踏的综合六代店面。其中汇集了包括安踏运动,生活,童装等全系产品。该店面着力打造的是“安踏运动城”的概念,其主要目的在于让消费者在那里看到一件件体育艺术品,体验运动给生活带来的快乐,了解安踏品牌文化。“首体旗舰店对安踏产品销售和品牌内涵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。”安踏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品牌总裁郑捷说。
2011年9月28日,雅戈尔北京东单旗舰店重装开业,这是雅戈尔东单旗舰店自2002年开业以来第三次装修,旗下6个品牌全部入驻。然而在2010年前后,雅戈尔已经在上海外滩、杭州延安路、西安以及哈尔滨等地,开出了多家超过1000平方米的大型品牌店。
但是,大店真有那么好吗?
大店慎行?
是否开大店,以何种方式来开大店,取决于不同品牌所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。毕竟,任何一种模式都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。
很多品牌旗舰店一般位于繁华商圈,营业面积为数百平方米甚至上千平方米,装修豪华、产品丰富齐备,成为展示品牌形象,传播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的重要渠道。这些位于繁华商圈的旗舰店,得益于旺盛的人流,往往能提升品牌产品的销售额。
|
来顶一下
|
|